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如何快速提高記憶力-音樂幫助我們記憶

科學家們一個接一個的科研成果讓我們對記憶有了越來越多的瞭解,但直到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所謂大腦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仍是神秘的。記憶是一個過程,並且當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資訊進行重建。

關於大腦的記憶,有些事實是已經被科學家證實了的,我們可以加以利用:

  1. 大腦喜歡色彩。平時使用高品質的有色筆或有色紙能幫助記憶。
  2. 大腦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鐘。這是對成人而言,所以學習20到30分鐘後就應該休息10分鐘。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點其他事情,10分鐘後再回來繼續學習,效果會更好。只有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才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3. 大腦需要休息,才能學得快,記得牢。如果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鐘小睡一會兒再繼續學習。
  4. 大腦喜歡問題。當我們在學習或讀書過程中提出問題的時候,大腦會自動搜索答案,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並把該問題的原理記得更清楚、更牢固。從這個角度說,一個好的問題勝過一個答案。
  5. 大腦和身體有它們各自的節奏週期。一天中大腦思維最敏捷的時間有幾段——如上午9點鐘至中午12點鐘,下午3點鐘至5點鐘,以及晚上8點鐘至10點鐘——如果能在大腦功能最活躍的時候學習,就能節省很多時間,會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6. 壓力影響記憶。當受到壓力時,體內就會產生皮質醇,它會殺死海馬狀突起裡的腦細胞,而這種大腦側面腦室壁上的隆起物在處理長期和短期記憶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壓力影響記憶。最好的方法就是鍛煉。
  7. 大腦需要重複。每一次回顧記憶間隔的時間越短,記憶的效果越好,因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卻往往容易忘記。這裡要強調一下記憶週期,或者叫記憶規律——當我們學到一個新知識並想迅速掌握它時,除了經常應用以外,要想在大腦裡保留永久記憶,那麼不妨試試這個時間規律:

10分鐘—→半天—→全天—→三天—→一周—→一個月—→三個月—→……
也就是說,第一次複習後,10分鐘內最好再看一遍;然後是12小時後、24小時後、三天后…,這樣不斷加深你的記憶,相信到最後你想忘掉它也是不可能的了。

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週期進行調整。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如果還有10幾天,還能看一遍書。那麼最先看的肯定是掌握的最好的科目,最後的看的是掌握最不好的科目,或者看了更容易忘的科目。這就是根據記憶規律達到最好的複習效果的應有之義。也許大家感覺這很淺顯,但在複習的任何階段都有清晰的思路是很難的,做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了。


下面這幾種快速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可以做為參考

重複記憶法:

適宜于年幼的孩子,父母不必擔心孩子會產生厭惡情緒,因為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具有喜歡重複的心理特點。如果,在重複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新鮮的東西,效果將更好。

聯想記憶法:採用聯想記憶法能夠減少枯燥感,以利於記憶。

直觀現象法:這是幼兒觀察事物的特點,如果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將有效幫助孩子記憶。

歸類記憶法:

把知識歸類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大腦的存儲功能。例如教孩子識字,可利用漢字的特點讓孩子將漢字進行歸類記憶。

 通常我們人類只使用大腦的5%左右,還有高達95%左右的潛能沒有發揮出來,這就是人們具有的巨大潛能的原理。如果一個人能發揮另外95%中的能量,那麼世界上所有傑出人士所能達到的成就,他都能夠達到。

 醫學家在解剖愛因斯坦大腦以後,發現這位大科學家僅使用他的大腦能量的30%左右,另外70%左右還沒有派上用場,可見人的大腦能量是如何驚人。人們通過解 剖發現他大腦中有許多倒刺須,這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通過研究認為他之所以開發到大腦30%左右,主要得益於他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對音樂的熱愛。

他說他從事科學研究,總是用形象思維來考慮問題,然後再把形象思維轉化為抽象思維加以陳述;同時他酷愛拉小提琴,音樂可以提升人的秉賦。他拉小提琴居然達到 了專業水準,有時為了去參加音樂會拉小提琴,就讓助手代替他去做學術報告,可見他對音樂達到了入迷的程度,他大腦中這種倒刺須與眾不同,是因為在長期用腦 過程中,大腦細胞極其活躍和發達催生出來的。

沐浴在特定頻率的音樂中,借用音樂神奇的力量開發大腦,説明學習,這就是音樂療法。這也是最聰明的方法之一。

音樂法是現在國際上最為流行、功能強大的學習方法之一。它最初是從醫學上對大腦進行研究,最後引進到學習領域中來的。

羅紮諾夫把音樂與學習有機地結合,讓音樂激發大腦潛能,產生了非常良好的學習效果。他的試驗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用暗示法教出來的學生,可以一天記憶1200多個英文單詞,而且可以保持96%,其效率高得驚人。

音樂可以誘發大腦中的α波,巴羅克音樂等慢板或高頻音樂可以説明人們從β波轉入α波,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可以提升大腦知覺,直接幫助學習。此外,巴羅 克時期、古典音樂時期以及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音樂家莫札特、貝多芬、海頓等的音樂作品,對於開啟人們的心智、對於學習和記憶都具有極其強大的協助工具。

巴羅克音樂説明人們有效學習的秘密在於其振動頻率為每分鐘約60次,這和生命運動的最佳狀態相協調一致,它使人情緒穩定、呼吸平緩、讓人擁有和諧的心跳與脈搏,尤其是警覺釋放後和諧的腦波頻率出現。

因此,我們在聽課、閱讀、學習時伴隨著這樣的音樂,可以讓我們的大腦解除警戒、消除緊張、驅除“敵對情緒”,讓資訊與知識自然而然地“飄”入潛意識之中,因而讓大腦更為聰慧,使學習獲得更好的效果。

同時,在壓力獲得緩解的情況下,大腦嗎啡的濃度會不斷加大,而且對於靈敏度、集中精力、耐性和韌性的提高,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給人們堅強的自信心以及發揮和開拓大腦的無限潛能。人們平時在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以及伊期蘭教的清真寺聽到的“聖樂”都具有十分平緩、舒展的旋律,這種音樂不僅説明人減輕壓力,而且幫助人們淨化靈魂,同時還可以開啟心智。

 同樣,我們在佛教的寺廟等場合可以看到和尚們敲著木魚唱經的場面,他們都很好地把音樂運用於艱深的宗教理論,不僅可以記憶它們,而且可以領悟它們,達到一種大腦與人生相生相諧的境界。

但是請大家注意,流行音樂和有歌詞的音樂幫不到記憶。

α 波可以誘引大腦產生腦內嗎啡。而腦內嗎啡具有十分強大的生命運動功能——它不僅可以保護大腦,而且可以提高記憶力,增加免疫力,加強抗癌與疾病能力等。腦內嗎啡通常在心情愉快時產生。

腦內嗎啡中最有效的、最可貴的物質是β-內啡呔荷爾蒙,它對於改善大腦、提高腦能、養護身心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愉快的心 情,遇事樂觀豁達,既於事有補,又于腦有利,儘量不要悲觀、頹喪、消極,因為心情不愉快則會產生一種叫作去甲腎上腺素的物質。

通 常,人體裡都有這種去甲腎上腺素的物質,但它控制在一定的量上。如果超過了這個量,就失去了平衡,會產生毒素,而且是劇毒。這就是經常地生氣、鬱悶、緊 張、狂怒、暴躁等容易導致疾病的原因。所以有的人掛上“制怒”的條幅,時常告誡自己不要發怒、發火,這樣自然有利於身心健康。

因此,我們為人處事要經常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在遇到任何不愉快、傷感的事情時,努力自製、忍耐,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多出現,“惡夢醒來是早晨”,腦內嗎啡自然會隨之出現。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0 意見: